经历一个多月的强势上涨,国内小麦价格已处年内高位。11月初,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报价涨跌互现,部分厂家开始下调小麦进厂价格,小麦销售流拍增多,溢价缩窄,市场热情有所降温。当前玉米集中上市,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扩大,饲用性价比偏弱,短期内饲用需求难有回升。预计小麦行情将进入阶段调整,高位震荡可能性较大。
小麦单边行情或迎转折
10月份国内小麦现货行情强势上涨,价格几度刷新年内高点。据监测,截至11月4日,主产区普麦主流进厂价:河北1.24~1.258元/斤,河南1.223~1.28元/斤,山东1.225~1.28元/斤,江苏1.245~1.268元/斤,安徽1.268~1.27元/斤,整体较上周上涨0.005~0.015元/斤。
优质麦价格高位坚挺,近日山东菏泽面粉加工企业“师栾02-1”收购报价1.43元/斤,“新麦26”为1.41元/斤,“中麦578”“农大753”为1.335元/斤,“济南17”为1.34元/斤,“伟隆169”为1.325元/斤,“扬麦29”“农麦88”为1.33元/斤,“镇麦18”为1.32元/斤。
11月初,小麦单边上涨行情迎来转折,河北、山东等地面粉加工企业开始率先下调小麦收购报价。据分析,前期支撑麦价上涨的利好因素(流通偏紧和饲用需求)目前已经有所转变。由于麦价持续上行,部分持粮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,选择分批出售粮源以获取利润,市场供给增加,厂家门前送货车辆增多,迫于经营成本也不会持续涨价。但基于年度整体供需格局和春节备货补库的预期,小麦价格从高位大幅下跌的概率也较低。
11月3日,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,黄淮海近四成,长江中下游过三成。分省看,河北基本结束,陕西过五成,山西过四成,安徽三成半,山东过三成,河南过两成,江苏一成半。
竞价销售热度明显下降
本周,随着河北、山东市场小麦报价陆续下调,竞价交易热度明显降温,流拍增多,溢价收窄。由于前期小麦行情偏强,持粮主体心理预期上升,销售底价普遍上调,参拍企业竞抢趋于理性,尽可能控制采购成本,避免盲目高价抢粮。前期强势行情带来的情绪看涨,当前尚缺乏实质有效的持续动力,市场供需缓和,行情回调震荡在情理之中。
11月3日,江苏五图河农场有限公司销售小麦800吨,成交2025年当地产“烟农19”500吨,底价2460元/吨,成交价2460元/吨;江苏射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当地产小麦1158.608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20元/吨,成交价2445元/吨;安徽丰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产小麦4000吨,全部成交,成交价2460元/吨。
11月4日,中粮贸易江苏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徐州产白小麦3731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30元/吨,成交价2430元/吨;上海市市级储备粮(小麦)竞价销售2023年产国产小麦9685.28吨,全部成交,底价2320元/吨,成交价2465~2480元/吨。
在高位上涨行情中,近期面粉加工企业小麦竞价采购结果不尽如人意。10月31日,山东高唐县双龙制粉有限公司采购2025年聊城产白小麦1000吨,底价2500元/吨,未成交。11月4日,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(大名)采购2022年至2025年江苏、安徽产“镇麦168”3000吨,底价2640元/吨,全部流拍。
面粉麸皮价格稳中略升
前期面粉加工企业被迫提价收购小麦,终端面粉价格不同程度上涨。截至11月3日,山东菏泽粉企特一粉出厂价2760~2800元/吨,较上周稳中有涨40元/吨;安徽宿州2720~2780元/吨,上涨20~40元/吨;江苏徐州2740~2780元/吨,部分上涨20元/吨;河南周口2760~2860元/吨,部分上涨60元/吨;河北石家庄2820~2880元/吨,部分上涨40元/吨。
近期受饲企采购增加影响,粉企挺价麸皮。截至11月3日,河南商丘混合麸皮出厂价1660~1700元/吨,部分上涨40元/吨;河北邯郸1640~1680元/吨,整体上涨10~40元/吨;安徽宿州1680~1700元/吨,保持平稳;山东德州1620~1640元/吨,上涨20元/吨左右;江苏徐州1620~1640元/吨,稳中有涨20元/吨。
小麦饲用性价比大幅降低
前期小麦现货价格不断上涨,而且正值秋粮玉米集中上市,小麦与玉米的价差越来越大,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明显下降,饲企采购需求变弱。
当前,华北地区玉米潮粮抛售接近尾声,基层惜售情绪升温,水分15%以内玉米主流报价2130~2280元/吨;东北地区中储粮减库现象增多,港口贸易商收购价小幅上调,鲅鱼圈港水分15%、容重720g/L以上的新玉米报价2110~2115元/吨。
美麦或将重返中国市场
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,自去年10月初以来,中国没有购买任何美国小麦。据外媒消息,中国买家正在恢复采购美国小麦。截至10月31日当周,全球麦市大多上涨,芝加哥小麦连续三周走强,主要因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提振市场人气,寒冷天气威胁阿根廷小麦作物。
知情人士透露,中国一家谷物进口商上周末询盘美国小麦船货,12月至明年2月装船。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中国进口的广泛关注,某种程度上或将影响未来的市场预期。
(来源:粮油市场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