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支持IPV6

您所在的位置:  ›  首 页  ›  粮油信息

晚播之忧与贸易暖风,我国小麦进口市场有望打开新局面

| 时间:2025-10-30 16:03| 字体大小:

2025年9月起我国黄淮海地区持续的连阴雨天气显著影响了我国秋收的进度,不仅不利于玉米的收晒与储存,田间积水导致土壤湿度偏高,进而导致冬小麦的播种期明显延迟,如河南省小麦播种时间较常年推迟7至15天,部分地区甚至推迟至11月上旬。10月28日消息,全国秋冬种加快推进,冬小麦播种一成半;陕西过3成,河北近6成,山西过1成,河南、山东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四川开始播种,新疆已完成。鉴于2025年我国小麦因晚播而引发的减产担忧,并叠加中美经贸关系的积极预期,我国小麦进口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变化。

1、我国秋收季黄淮海地区遭连阴雨灾害天气,冬小麦播种明显延迟

今年9月起至10月上旬,我国陕西南部、山西南部、河南大部、山东鲁南、安徽淮北等地降水量达250至400毫米、部分地区达400至600毫米。与常年相比,河南大部、山东东部和南部降水偏多2至4倍。另外,陕西中南部、河南、湖北西部、安徽淮北降水日数超过20天。到了10月11日至18日,降雨带向南移动并伴随暴雨,河南中部、陕西南部、湖北西部、重庆东北部、四川东北部等地达降雨量达100至250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1~4倍。直到10月21日起我国北方冬麦区才开始晴好天气为主,同日农村部启动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。

 

2、晚播小麦隐患与我国各部门积极开展技术指导,力争夏粮稳定丰产

晚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。据农业专家分析,晚播小麦的生长周期缩短,可能导致冬前壮苗比例下降,分蘖数量减少,进而影响成穗率和千粒重。数据显示,晚播7至10天可能导致小麦减产5%至10%,而晚播超过15天可能导致减产15%以上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我国农业农村部及主产省各部门积极出台技术指导措施,推动晚播小麦的科学管理。各地围绕“提高播种质量”这一主线,落实“四补一促”技术措施,包括以种补晚、以密补晚、以好补晚、以肥补晚等,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控和田间管理,力争在不利条件下实现夏粮的稳定丰产。

3、中美经贸谈判乐观预期,中国对美国小麦进口可能打破零水平

2025年3月4日起我国对美国大豆、玉米和小麦等进口加征反制税率,此后中美贸易争端因特朗普政府持续升级对华关税而急剧升温,直到4月12日起我国对美国小麦附加关税累计达到140%。由于中美摩擦早些前已经露头,其实2025年1月起我国进口自美国的小麦数量已降至零水平。此外,由于2024年我国主要粮食供需总体偏宽松格局引发“谷贱伤民”的担忧,进口政策调控收紧下我国小麦进口量大幅缩减,2025年1-9月我国小麦累计进口量约290万吨,较2024年同期下降73%,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低,加拿大为我国小麦进口第一大来源国,澳大利亚退居第二。

 

10月27日全球多家媒体纷纷报道称,在10月26日中美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经贸磋商达成基本共识后,市场上的乐观情绪开始蔓延,美国农产品期价纷纷大幅上涨。因为市场传闻,近日中国购入三船美国大豆,标志着中国买家在数月缺席后重返美国大豆市场。以此参考,今年5月起美国小麦价格因北半球丰产和出口竞争压力而“节节败退”,10月14日CBOT小麦盘中刷新近五年新低,正如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中国恢复进口美豆一样,美国小麦也可能成为未来中美经贸谈判的潜在成果之一。

总之,在我国优质小麦存在刚性需求缺口的背景下,考虑到2025年晚播小麦实现丰产的任务艰巨,增加小麦进口将有助于补充库存,稳定价格,缓解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。无论是传闻中国询价阿根廷和欧盟小麦,还是中美贸易可能回暖推动美国小麦进口增加,都符合国内小麦市场的需求。10月29日我国外交部宣布,中美领导人将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会晤,市场正等待更多具体协议成果的出台。

(来源:汇易网)



  • 分享到:

通讯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:430064

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

鄂ICP备19003974号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

 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抖音
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