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小麦市场未受陈粮投放消息影响,现货价格延续涨势,看涨情绪仍在推高麦价,预计短期内小麦行情仍将震荡偏强。近期面粉企业采购补库需求或逐步转弱,天气转晴后小麦市场流通将增加,价格涨势或受限。目前来看,小麦供需格局有所改善,后市行情不乏机会。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和价格变动,政策陈小麦投放也将影响市场预期,关注小麦饲用替代情况以及阶段市场供需的调整。
情绪推动麦市行情走高
本周,华北主产区大型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继续上涨,厂家调价范围再度扩大,大部分厂家小麦报价在1.25元/斤左右,陕西小麦进厂报价全面突破1.26元/斤。截至10月21日,主产区普麦进厂报价:河北1.215~1.243元/斤,河南1.222~1.255元/斤,山东1.225~1.253元/斤,江苏1.222~1.245元/斤,安徽1.245~1.253元/斤。
目前产区市场散粮流通量不大,基层售粮积极性一般,粮商收购上量较少,厂家根据库存情况灵活采购,部分企业原粮库存偏低,小幅提价吸引粮源。
气象预报显示,未来10天华西至黄淮连阴雨过程结束,小麦上市量或逐步恢复,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将有所缓解。关注未来区域小麦价差以及跨区域流通的机会。
储备小麦交易热度升温
基层小麦上量受限,目前部分厂家采购储备轮换小麦缓解粮源紧张。同时,储备库也抓紧时机开启轮换拍卖,从拍卖结果看,大部分都是溢价成交,部分单一品种或优势品种小麦成交情况明显好转。随着时间推移,若拍卖持续且量级增加,市场小麦有效供应将会不断好转,普通小麦溢价现象或难持续。
10月17日,江苏盐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销售2024年盐都产“镇麦”2544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00元/吨,成交价2425元/吨,溢价25元/吨;江苏省洪泽湖农场集团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洪泽湖农场产小麦2850吨,全部成交,底价2380元/吨,最高价2435元/吨,最低价2430元/吨,溢价50~55元/吨。
10月20日,中储粮山东分公司济宁直属库竞价销售2021年产小麦3850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20元/吨,成交价2440元/吨,溢价20元/吨;河北衡水和平国储粮库有限责任公司竞价销售2024年产一等硬质白小麦6300吨,底价成交2300吨,成交率36.5%,成交价2430元/吨。
10月21日,江苏盐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销售2024年盐都产“中麦578”2600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80元/吨,成交价2550元/吨,溢价70元/吨;江苏盐粮龙冈粮食收储有限公司销售2024年盐都产“镇麦”338吨,全部成交,底价2430元/吨,成交价2430元/吨。
终端需求整体稳中偏弱
进入10月份以来,下游面粉消费趋缓,面粉加工企业开机率整体下降,面粉走货减少,副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下调,而原粮小麦偏强运行,粉企盈利空间受限,调价心态较为谨慎。
截至10月21日,各地面粉加工企业特一粉出厂价:安徽宿州2680~2720元/吨,山东菏泽2680~2740元/吨,河北石家庄2700~2880元/吨,保持平稳;江苏徐州2680~2740元/吨,稳中有涨20元/吨;河南周口2680~2760元/吨,部分下调40元/吨。目前粉企普遍以销定产为主,利润空间更多寄希望于小包装功能性产品。
饲料企业麸皮采购需求减弱,副产品交易活跃度降至低位。截至10月21日,主产区混合麸皮出厂价:河南商丘1660~1720元/吨,整体下跌40元/吨;河北邯郸1640~1690元/吨,下跌50元/吨;安徽宿州1700~1720元/吨,下跌40~60元/吨;江苏徐州1660~1680元/吨,下跌40元/吨;山东德州1620~1640元/吨,下跌60~80元/吨。
小麦饲用规模尚待观察
本周,玉米市场迎来全面反弹。华北地区以晴为主,利于玉米晾晒及存放,基层售粮节奏明显放缓,因前期玉米价格处于较低水平,近日上涨范围扩大,水分15%左右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170~2230元/吨;辽宁锦州港容重720g/L、水分15%玉米主流报价2115~2120元/吨,继续走高。
当前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已至200~300元/吨,小麦价格持续偏强使得其饲用性价比逐步减弱,加之玉米大量上市,预计短期内小麦替代需求难以有效放大。另外,近期市场传闻政策性小麦将投拍,投放标的为2017年和2019年产小麦,均属于超期小麦,大概率只能进入饲用领域,需持续关注。
进口下降利好国内优麦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9月份我国进口小麦38.34万吨,环比增幅74.78%,同比增幅65.94%;截至9月底,2025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90.21万吨,同比减少770.93万吨,减幅72.65%。截至9月底,2025年我国进口小麦均价298.01美元/吨,同比下跌6.12%。
近期,芝加哥小麦期价逼近五年低点,吸引部分进口商重返市场逢低采购,尤其是北非及中东买家重启招标活动,为市场带来短期支撑。但全球小麦供应仍相当充裕,出口竞争激烈。俄罗斯及澳大利亚小麦丰收预期继续压制国际市场报价,美国小麦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有限。我国小麦进口量大幅下降,部分销区企业目光转向国内,国产优质小麦未来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