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支持IPV6

您所在的位置:  ›  首 页  ›  粮食市场

成本高企叠加刚需 麦市购销博弈激烈

来源:粮油市场报 张春良 | 时间:2021-11-10 16:23| 字体大小:

  用粮企业刚需采购,叠加粮源供给上量有限,推动国内麦价高位上涨,国家临储麦投放“昙花一现”,一定程度上加大用粮企业粮源采购压力。预计后期国内麦价仍将高位运行,关注麦市购销博弈情况。
  截至11月3日,全国冬小麦已播种83%,进度比常年略慢3.4个百分点,但是偏慢幅度已经比前期最慢时缩小25个百分点。根据专家分析,从冬小麦生产情况来看,今年北方冬麦区的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,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热容量,提高小麦抗寒防冻能力,但部分长势偏弱的晚播麦可能会受到冻害影响。
  临储投放“昙花一现”   国内麦价高位上涨
  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小麦供给数量持续下降,叠加国家临储小麦投放“昙花一现”,导致用粮企业粮源规模化采购难度加大,为保证加工刚需以及补充库存,用粮企业不断上调小麦收购价以提振到货量。因市场看涨情绪进一步发酵,流通市场阶段性供需偏紧推动麦价明显上涨,北方麦区部分区域麦价涨幅更加明显。
  受江苏省姜堰粮食储备直属库委托,11月3日,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定向销售5224吨2021年江苏产饲料小麦,底价2440元/吨(价格类型:车船板价),最高成交价2625元/吨,最低成交价2610元/吨,成交均价2620元/吨。
  11月5日,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6998吨2018、2019年产小麦,全部成交,底价2720元/吨,成交价2810~2860元/吨,成交均价2834元/吨;同日,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采购2.4万吨2021年产三等白小麦,实际成交1.2万吨,底价2980元/吨(价格类型:散装、仓库车板交货),成交价2980元/吨。
  惜售叠加物流涨价   小麦饲用替代趋弱
  受不利天气影响,华北农户惜售新季玉米,叠加疫情以及物流成本高企等因素,国内玉米期价在9月下旬触及2429元/吨低点后止跌企稳,随后展开持续性反弹,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于国庆节后开始跟涨。
  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9月国内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增长60.9%,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95.2%。受有关部门启动猪肉收储以及进入消费旺季等因素影响,国内生猪期货价格自9月底以来强劲反弹,但供应宽松格局仍未改变,生猪产能出清尚需时日,且成本支撑力度有限,后期生猪价格不存在继续大幅走高的基础。
  新一轮疫情来袭,截至11月5日24时已波及20个省44市,部分地区再度暂停聚集性娱乐活动,外出聚餐也随之减少,需求端受到冲击。随着国内小麦饲用替代成本优势减弱,部分企业调整饲料配方,玉米用量有所增加。
  据统计,截至11月5日,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6.16元/公斤,较上月同期上涨5.63元/公斤,涨幅达53.47%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1年1月至9月国内猪肉进口量314万吨,同比下降4.3%;牛肉进口量174万吨,同比增长10.6%。
  据市场监测,截至11月上旬,辽宁锦州港15%水分的2020年产玉米平舱价2630~2640元/吨,广东蛇口港15%水分玉米主流成交价2830~2860元/吨。
  截至11月5日,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2201合约期价报收于2674元/吨,较9月22日的低点上涨245元/吨,涨幅达10.09%,期间最高价2700元/吨。
  成本高企叠加刚需   国内麦市博弈激烈
  国家临储小麦投放力度不足,一定程度上助推市场主体看涨预期,持粮主体惜售制约小麦供给增量,而用粮主体为保证加工所需,加大小麦补库力度。国内麦市阶段性“供降需增”成为推动麦价不断刷新高位的主要因素,心理预期很大程度上影响流通市场麦市供需格局。
  随着国内麦价不断刷新高位,市场主体购销心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,市场积聚的风险也不断加大,部分区域麦价已明显运行于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之上。后期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政策成为市场主体的关注焦点,也成为影响国内麦价走势的关键。
  据统计,截至11月上旬,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4800万吨左右。其中,2014年至2016年产1500万吨左右,2017年产1100万吨左右,2019年产1650万吨左右,2020年产600万吨左右。预计后期国内麦价整体仍将高位运行,建议密切关注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政策以及市场主体购销博弈情况。(原文刊登于2021年11月9日粮油市场报A03版)

 

  • 分享到:

通讯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:430064

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

鄂ICP备19003974号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

 
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